我国20层以上的电梯房 15年后将成为“贫民窟” 降价也没人买!
日期: 2024-05-06 作者: 应急救援演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那种房龄超过10年以上的高层电梯房小区,最近笔者去过一个朋友的小区,他们小区已经交房11年了,但是进入小区之后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房龄接近20年的小区一样。
曾经的水系景观早已干枯,里面堆满了垃圾,还有绿化也没人维护,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年久失修的电梯。或许是长时间没有维护的原因,电梯里面的灯忽明忽暗,运行的时候还有不小的噪音,真的担心突然来一个电梯惊魂事件。
而据朋友说他们小区在前两年就出现过电梯突然下坠的事情,当时电梯里面还有老人、小孩子,万幸的是电梯从10楼下坠到6-7层之间就停住了,后来还是消防人员给大家解救了上来。
那次事件之后电梯公司并没有对电梯做维修和维护,因为早已经过了质保期,但是危险依然存在,不断威胁这小区高层住户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亮丽风景线,作为地标性建筑,给城市增光添彩,显示着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然而,除了地标建筑的崛起,我们不得已注意到,大部分住宅也在不断“攀高”。这并非是单纯的审美追求,而是出于对城市一直增长的人口需求的迫切满足。在城镇化初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土地面积却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人口,高层建筑成为了不得不选择的路径。
高层住宅解决了人们居住的问题,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可观的利润。然而,在追逐高层建筑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正视一系列问题。
首先,高层建筑带来的一个明显缺点是公摊面积的增加。由于高层建筑存在层高限制,必须单独设置楼层来存放供水、供电等设备,还需要配备更多电梯。
而一些开发商为提升小区档次,将一楼设计为架空层,作为休闲娱乐区域,这些都增加了公摊面积。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购房者最终可使用的实际面积可能远小于购房合同上标注的建筑面积。
其次,高层建筑的容积率较高,对大型社区而言,住户众多,小区管理繁琐,居住体验也可能受一定的影响。目前的高层小区常常有七八栋楼,甚至更多,总人口接近万人。随着小区规模的扩大,物业管理变得更复杂,居住体验也相应下降。
此外,高层建筑存在一系列安全风险隐患,如地震、火灾等。尤其是在火灾情况下,现有的消防云梯通常只能达到15层左右的高度,因此高层建筑面临较大的救援困难。
最后,高层建筑的后续拆迁面临较大的困难。开发商常常要拆迁多少层才能盈利,比如拆除7层房屋,重新建设14层可能才能实现盈利。然而,目前30层的高层住宅,要实现拆迁就需要至少重建60层,这在真实的操作上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曹德旺曾指出:“房子不过是用水泥堆砌而成,其实根本不值钱。”面对高额房价,曹德旺先生提示警醒我们应该深思熟虑,慎重购房。从目前的情况去看,曹德旺的预见性确实引人深思。
因此,对于未来15年后,高层小区可能沦为新型贫民窟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房子本质上是一堆钢筋水泥,其价值在于其配套资源,如地段、公园、学校等。
如果将房产还原为居住属性,而非纯粹的投资工具,其价值可能将会一下子就下降。在中国楼市的发展中,重新审视高层建筑的发展模式,更看重居住体验和社区管理,或许是未来的方向。